产品目录
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

真空泵的工作原理

 更新时间:2025-06-17 点击量:208

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、物理、化学等手段,使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分子被排出或被束缚,从而降低内部气压、形成真空环境。其原理需从核心机制、能量转换、不同类型工作逻辑等多维度解析,以下是细节丰富且全面的阐述:

一、真空形成的核心物理基础

1、气压与分子运动的关系

气压本质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力总和。当空间内气体分子数量减少时,碰撞频率降低,气压随之下降。真空泵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气体分子密度来形成真空(真空度用压力值表示,如帕斯卡Pa,绝对真空为0Pa)。

2、真空泵的能量转换逻辑

无论何种类型,真空泵均需消耗能量(电能、机械能等),通过机械运动、流体动力或物理吸附等方式,将气体分子从被抽空间“搬运"到外界,形成气压差。

二、常见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分类与细节

(一)机械泵——通过机械运动排出气体

1、往复式真空泵(活塞泵)

① 结构:由气缸、活塞、吸气阀、排气阀组成。

 工作过程:活塞右移时,气缸容积增大,内部气压降低,吸气阀打开,气体被吸入;活塞左移时,气缸容积缩小,气体被压缩,排气阀打开,高压气体排出。

③ 细节:需配合润滑油密封活塞与气缸间隙,避免气体泄漏,极限真空度通常为10-210-3 Pa。

2、旋转式真空泵(转子泵)

① 滑阀式真空泵:转子偏心安装在泵壳内,带动滑阀沿导轨滑动,使泵腔容积周期性变化,完成吸气-压缩-排气。

② 旋片式真空泵:转子上嵌入旋片,旋转时离心力使旋片紧贴泵壳,将泵腔分割为若干小室,小室容积随旋转先增大(吸气)后减小(压缩排气)。

③ 细节:旋片需靠弹簧或离心力紧贴泵壁,常用真空泵油润滑和密封,极限真空度可达10-310-4 Pa。

3、涡旋式真空泵

由两个相互嵌套的涡旋盘(定盘与动盘)组成,动盘绕偏心轴旋转时,形成多个密闭空间,体积由大变小,气体被压缩排出,无往复运动部件,噪音低、寿命长。

(二)动量传输泵——通过高速流体携带气体

1、水环式真空泵

① 结构:叶轮偏心安装在泵壳内,注入适量水后,叶轮旋转带动水形成环形液环。

② 工作原理:叶轮叶片与水环之间的空间在旋转中由小变大(吸气),再由大变小(压缩排气),水既是密封介质,也是冷却剂。

③ 特点:可抽除含粉尘或水汽的气体,极限真空度受水蒸气压限制,通常为30004000 Pa(约95%真空度)。

2、喷射式真空泵(射流泵)

① 工作逻辑:利用高压工作流体(蒸汽、水或气体)通过喷嘴形成高速射流,产生负压卷吸被抽气体,混合后经扩压器减速增压排出。

② 分类:蒸汽喷射泵:高压蒸汽(如0.31.0 MPa)喷射形成真空,常用于化工蒸馏、真空浓缩,多级串联可达到10-3 Pa真空度。

③ 水喷射泵:高压水喷射产生真空,常用于污水处理、船舶抽水,真空度约1020 kPa。

(三)物理/化学吸附泵——通过表面作用捕获气体

1、扩散泵(属于动量传输+物理吸附)

① 核心原理:利用油或汞蒸汽在加热后高速喷射(约200300 m/s),气体分子与蒸汽分子碰撞后被带向排气口,经冷却凝结回流,气体则被前级泵抽走。

② 细节:需搭配机械泵作为前级泵,极限真空度可达10-610-8 Pa,广泛用于半导体、真空镀膜等高真空场景。

2、吸附泵

① 分子筛吸附泵:利用分子筛(如沸石)的多孔结构,在低温下吸附气体分子,常用于预处理真空系统或维持低真空。

② 钛升华泵:加热钛丝使其升华,钛原子沉积在泵壁形成薄膜,化学吸附活性气体(如O2、N2),极限真空度10-810-10 Pa,适用于超高真空环境。

(四)其他类型真空泵

1、涡轮分子泵

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(转速达104105转/分钟)通过动量传递,将气体分子推向排气口,可直接从大气压开始抽气,极限真空度10-810-10 Pa,常用于电子显微镜、核聚变装置。

2、低温泵

利用低温表面(如液氦冷却至4K)使气体凝结或吸附,直接捕获气体分子,极限真空度10-1010-12 Pa,是目前能达到最高真空度的泵之一,用于半导体制造、太空模拟舱。

三、真空泵工作中的关键辅助机制

(一)前级泵与多级泵组合

1、高真空或超高真空泵(如扩散泵、涡轮分子泵)无法直接从大气压开始抽气,需搭配前级泵(如旋片泵)先将系统压力降至110 Pa,再启动主泵。

2、密封与冷却系统

机械泵需真空泵油密封间隙,同时带走摩擦热;水环泵需持续供水维持液环;扩散泵需冷却系统凝结蒸汽,避免油蒸汽污染真空腔。

3、气体负载与极限真空

真空泵的抽气速率(单位:m³/h或L/s)需匹配系统的气体负载(如漏气量、放气量),否则无法达到极限真空。

极限真空度由泵的类型、密封性能、气体溶解度等决定,例如旋片泵极限真空受油蒸汽压限制,扩散泵受泵油成分影响。

、真空泵原理的核心本质总结

无论是通过机械运动“搬运"气体、流体射流“携带"气体,还是表面吸附“捕获"气体,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均围绕“降低封闭空间内气体分子密度"展开通过能量输入(机械能、热能、电能)实现气体的定向传输,最终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真空环境。其应用的多样性(从家用吸尘器到航天设备),本质是对“气压差动力"和“分子级物质操控"的灵活运用。
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:杭州奥科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11001693号-1

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1066号